立刻升級人生勝利組之四:沒有笨小孩 只要選對比賽項目!

封面故事

與孩子最近的距離是「瞭解」
沒有笨小孩 只要選對比賽項目

「我們不可能把績效建立在自己的短處上。每個知識工作者都必須自己負責瞭解自己。」

──彼得‧杜拉克(當代管理大師)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被錯誤對待的寶貝。」

──陳加屏(慎思群創力顧問公司總顧問、中正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開公司要有策略,養小孩也是!」

──范永銀(資訊業資深業務經理、永春高中TPD推廣志工)

 

「以前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但我們認為應該改成『你要讓孩子選對比賽項目』這才重要。」

──何美慧(前台南市立醫院護理部主任,現任台南TPD思路類型聲頻測試中心主任)

文⊙李唐峰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被錯誤對待的寶貝。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之說。

但現代教育,一個老師帶三十個學生,一套教育方法面對三十個不同的孩童,如何能因材施教?

更令人難過的是,台灣的教育改革企圖改變統一標準的考試制度,卻讓許多人更加失望,

因為越改越回頭──更強調課本知識、考試更多、書包更重、升學壓力更大、補習班更多……

然而,早在十五年前,瑞典就已經將TPD的原始理論基礎「人類動態論」(Human Dynamics)應用在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上。

瑞典有超過二萬五千名教師持續接受「人類動態論」的訓練,

使得他們在面對不同思路特質的孩子時,能夠給予不同的對待,讓整個瑞典教育體系成為全球最好的典範之一。

 

目前在台灣,也有一群運用TPD頗有心得的仁人志士,

他們希望盡力幫助孩子從小被正確地對待,也讓父母、師長們更加輕鬆省力。

范永銀每兩週就到永春高中與老師們一起討論TPD在教學上的運用。

導入TPD案例1》
永春高中:不同學生,家庭作業大不同

在外商任職的資深業務經理范永銀目前負責的是台灣南部與大陸的業務,

卻自願每兩個星期就跑到台北市永春高中當義工,

把一群有興趣的老師組織起來,一起討論TPD類型在教學上的應用。

「我們這邊TPD五型的老師都有,大家都先打好對TPD思路的基礎,

然後每兩週的聚會,就直接拿學生的案例來討論。」

做這種打基礎、培養種子的工作不僅賺不了錢,

范永銀甚至出錢贊助每個班上兩位同學,在家長也同意的情況下去做TPD聲測,判斷TPD思路類型。

范永銀也運用大家常用的Line(手機即時通訊軟體)以便更即時地互動,

「我們就在上面設一個TPD永春高中群組,誰遇到問題或有心得馬上分享,我在外面出差有空都可以回。」

滑著手機示範的范永銀,甚至在通訊錄上將每個連絡人的名字後面都標注類型,

「這樣你就可以隨時知道你講話的對象是怎麼思考事情的!」

要求老師在課堂上滿足所有學生,范永銀認為那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我是教物理、數學的EM型老師,而班上有二十個PE型的孩子,我授課方式很跳tone,那這二十個就完蛋了。」

他認為,除非台灣有像國外的雙導師制,才有可能顧及較多類型的孩子。

那麼,既然多元化的授課方式有難度,范永銀與永春高中的老師們是怎麼做的?

「基本上,上課方式還是一樣,但回家作業不一樣。」

范永銀進一步說明:PE型的孩子靠經驗、靠苦練,也尊重老師的權威,所以老師給的作業就是「你回家練十遍」;

而EM型的孩子容易覺得他們已經會了不必練,但喜歡教人,也愛面子,所以很適合叫他們當小老師,把其他同學教會,

所以對EM的功課是「好,你不用練,但你明天來學校要教會某某,當小老師」;

而PM型的孩子基本上不太需要特別照顧,只要讓他清楚知道學習的目的,瞭解道理就行,他們自己就會遵守紀律;

而EP型的孩子就必須特別關心,學生只要喜歡這個老師的話,為了保持跟老師的好關係,就會努力學習。

「這樣至少可以做到一點點的因材施教,不然上課很難顧及所有人。」

常與老師互動的范永銀如此建議。

導入TPD案例2》
高應大資管系:增進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三年多前,時任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資管系系主任的汪維揚教授,

將整個TPD理論導入系上,在大一就開設與資訊管理或是電腦沒有關係的TPD課程,商請TPD顧問戴士杰前來授課。

TPD課程一開就是一學期18週的課,直到現在連開了三年。

這個課程雖非必修,但每次都吸引了五十多位學生選修。

汪維揚甚至請系上補助,讓學生能夠進行聲測,準確判斷其TPD思路類型。

汪維揚認為,資管系本身的工作大多屬於團隊工作,將來進到職場的資訊系統工作,也都是很複雜的團隊合作,

「學校雖然重點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教他們人際溝通技巧,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瞭解,每一個人的資訊處理模式是不同的,

沒有人有義務follow你的想法,

但是你卻需要去理解他人,因為你要跟他合作。」

自從推動TPD之後,汪維揚觀察到許多學生專題團隊,因為彼此瞭解對方思路類型的不同,從常吵架轉變為彼此可以順暢地互動,

「連有些沒修課的學生,都想要透過聲音測試瞭解自己的類型呢!」

不論在課堂上的授課或是在指導學生時的溝通上,汪維揚也會提醒自己要多注意學生的不同思路反應,

「幾年前有個研究生,我以為他很需要幫助,懷疑他是不是有點笨,弄半天弄不出來,

我就將討論頻率縮短到一週兩次,沒想到這反而害他手足無措。

後來我察覺到他是PE型的,

我就對症下藥,給他足夠的時間去處理細節,從混雜的資訊裡弄出東西來,把會議間隔延長為兩週一次。

之後,我們互動變得很OK,而且論文進度的成效也很明顯,很快就可以安排口試了。」

另外,汪維揚覺得E型思路的學生,因為很會連結,有時就回不了頭,很容易偏離主軸,

所以他會不斷提醒這類型的學生專注於「主軸」。

在授課方面,汪維揚認為每一種授課方式很可能對某一類型的學生有效果,但對其他類型就會失效。

所以他採用的方式是盡量互動,

「整班學生,你也不知道誰是哪一型,你要讓他提出問題,甚至透過表情來表達,是疑惑?茫然?還是根本沒注意?還是懂了?」

汪維揚的所謂「互動」,就是盡量觀察學生的「反應」,然後修改授課的方式,

而不是單純的「再講詳細一點」或是「再重講一遍」。

此外,汪維揚對TPD的應用還有一個夢想。

由於資管、程式、電腦這一領域,P型思路的人一般很容易上手。

他觀察到有些測出是E型的學生,反而對自己功課不好有了藉口:

「原來我就是天生不適合寫程式!」

但汪維揚認為,TPD其實在這方面更有價值。

因為E型的人如果有的寫程式的成績表現不錯,那正好就是其他成績不佳的E型人可以學習的典範。

「P型的教你,你可能聽不懂,也很難做到,

但E型的肯定會是你的好老師、好顧問。」

這正是汪維揚下一步希望推動的TPD應用計畫。

 

「要讓孩子選對比賽項目」遠比「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重要。

導入TPD案例3》
親子教育:協助注意力渙散的孩子

台南TPD思路類型聲頻測試中心主任何美慧,每天面對的個案幾乎都是從幼稚園到中學的親子教育問題。

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老三隨便養。」

何美慧認為,一般人初為人父或人母時,最大的問題通常是照書或照別人的經驗養老大,

然後用微調版教老二,接著再用修正版帶老三,

「這不過是A-1版、A-2版、A-3版的差別。

像我老大兒子是PM、老二女兒是EP、老三小兒子是PE,

每個都差這麼多,怎麼能用同一套東西教呢?」

很遺憾自己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才認識TPD的何美慧,

從台南市立醫院護理部主任的位置退休之後,

目前全身心投入TPD在親子教育的應用上。

在何美慧的經驗中,EP型的孩子最多。

她觀察到,EP型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學習常受到是否喜愛這位老師的影響。

「像我女兒就是EP型,她討厭化學老師,所以那科她就不唸,而她喜愛的老師她就猛唸那一科。」

所以,針對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何美慧通常會建議將孩子的座位往前移動,

因為坐到前面,除了可以跟老師保持良好關係,也容易將精神集中。

另外,數學、物理這類需要理解力的科目,何美慧也會指導家長提出自身的經驗,供孩子連結、體會,

「像我在教我姪子的女兒,就碰到這問題。數學題目他不會做,

但如果我們把題目用白話的方式跟E型的孩子解釋,用生活化的方式讓他瞭解,他就能懂。

問題其實是出在語言的會意上,要用他熟悉的東西、用『連結』的方式。」何美慧說明。

與何美慧一起創設台南TPD思路類型聲頻測試中心的秀傳醫療體系營運中心副院長許素貞,也從TPD理論中獲益良多。

她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和EP型大女兒互動方式的改善。

「她是很典型的E型思路,從小就被老師說:『你這孩子很不專心,很愛講話。』」

許素貞當時深感挫折,不論如何規勸孩子要專心,老師還是每天投訴,迫使許素貞最後只好用「修理」的。

但接觸TPD後,許素貞才驚覺很對不起孩子,

「其實,她在跟你講話或跟同學講話時,老師的講課她是有聽進去的,不是沒聽!」

然而,一般的老師都認為孩子乖乖的最好。但阻止EP型孩子「不要講話、安靜」,反而是阻礙他們的學習,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她在跟人家交談,就是一種連結、思考,這就是她學習的開始。」

許素貞認為這是自己很深刻的理解與教訓。

因此,許素貞現在面對EP型的孩子,瞭解到他們在講話的過程中,就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跟狀況,

聽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仔細聆聽,並給予支持與陪伴,這就是對EP型孩子最大的幫助。

 

許素貞與何美慧兩人,都是在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才接觸到TPD。

雖然教養自己的子女已經來不及,但現在她們都不約而同地全力投入TPD的推廣,並真心期盼能讓家長以及國中、小學老師體會到,

以前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應該改成「要讓孩子選對比賽項目」,這才重要!

 

TPD教育案例──有策略養小孩,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資訊業資深業務經理、永春高中TPD推廣志工范永銀口述:

開公司要有策略,養小孩也是。

兒子高一時,我知道了他是PE型的孩子,當時第一個想法是,他讀書一定太慢了。

所以我第一步就是帶他去學「速讀」,以便加快閱讀速度。

高中畢業時,他一分鐘可以讀三千個字,每個星期可以比人家多唸四本書。

其次,PE型的孩子乖乖的,你叫他學甚麼他都會去學,

但是PE型的孩子你要給他規範、給他schedule(時間表、進度),

不然PE型摸東摸西,很多時間就沒了,之前好幾個寒暑假都浪費掉,好可惜。

因為他要唸建築系,所以我安排他寒暑假去學書法,再去學素描,現在素描畫得很不錯。

後來他要考墨爾本大學建築系,我就讓他去補習,補最弱的兩科,結果也順利考取。補習算是滿適合PE型的方式。

另外,PE比較不懂得取捨,東西太多。

我就教他一些工具,像是九宮格,練習把資料擺進去,列表格,就可以比較。

這種表格PE、PM都能懂,PE也可以練取捨,練久了PE的M就也會慢慢跑出來。

由於我太太是外國人,兒子是混血兒,英文不錯。

而我跟我太太都是EM型的,不太管孩子,所以他數學不好,我們其實覺得「隨便啦」。

小時候老師說要買數學評量,說有練習跟沒練習差大概5分,我就跟老師說:「那不用買,讓他休息。」

我兒子就被丟到角落,每天看HBO電影。

PE型就是這樣,「抄、操、超」就會了,看一百次、模仿一百次、練一百次,不僅像海綿一樣地吸收,還可以超越。

高二那一年,他的英文老師叫我跟我太太去學校,我以為發生甚麼事,結果那個加拿大來的高中英文老師說:「我教書二十年了,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小孩子寫自傳可以寫這麼好!」

他怎麼寫的呢?

4頁都是英文,第一段描述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急著畢業想要去完成爸爸對他的期望;

第二段「場景」跳到三十年後,

兩個他的男同學在高雄的一間pub聊彼此的一生,然後突然間想到他,

而他剛好坐在pub的角落聽他們彼此間一生的故事、經歷。場景來回穿梭三十年間,

我非常驚訝,「這不是電影的劇本才有的嗎?」

我兒子對PE特質也很清楚,所以他也知道「抄、操、超」,

因為他也跟我講,他用這方式訓練自己。

透過TPD,才讓我體會到「有策略養小孩」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N

 

 

TPD教育案例──沒有問題兒童,只有被錯誤對待的寶貝! 

慎思群創力顧問公司總顧問、中正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陳加屏口述

TPD潛意識思路這套理論我用了五年多,獲益良多。

我發現,「真的沒有問題兒童,只有被錯誤對待的寶貝。」

我講我親身的經驗。我兒子小時候每天準時六點起床,就算放假也一樣,比鬧鐘還準。

但他在國小時,功課卻很爛,我跟我太太常被叫去學校,

每次接到學校的電話就很害怕,老師甚至曾經建議我們帶小朋友去看醫生,他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兒童。

從幼稚園開始,跑學校、跟老師鞠躬道歉,幾乎是我跟太太的家常便飯。

但不論是打是罵,都收不到效果。

在我持續接觸TPD之後,我發現他是PM型。

這種型的人很有紀律,所以我終於知道他為甚麼能夠自己自動自發地起床。

而且我也才驚覺到,原來小時候讓他去補習,其實他很不開心,因為PM型的人希望可以掌控自己的時間。

所以,上國中之後我們就沒再讓他去補習,他自己就可以安排時間。

他的確非常有紀律,我們不必盯著他,連學校老師也都稱讚他學習態度好、閱讀廣泛、自動自發、讀書很有系統。

此外,PM型的人很難「動之以情」,所以我們也就學習跟他「說之以理」,符合他的思路特質。

這也改善了我們之間的互動。

幾年下來,沒有補習的他,以408分、PR值99申請錄取建國中學。

順著他的天賦,我建議他參加資訊、電腦社團,

沒想到,高中電腦課才接觸到程式的他,竟然很快地就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而且拿下銅牌。

正因為順著他與生俱來的思路發展,所以學習速度非常快。

原文出處: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9832

留個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