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型人行為特質6-3:相忍為群,以和為貴

作者:戴士杰

 

「小王,你應該照我的說法去做,知道了嗎?」

「…是,總經理」

「小王,你昨天明明就有比總經理更好的想法,為什麼剛才不吭聲?」

「吭聲又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引來口角而已,再說我還沒徹底研究他的想法。」

「小王,我看你比較適合當生意人,當人家部屬可惜了。」

「怎麼說?」

「人家說和氣生財,就是像你這樣的人啊!」

 

大自然有各式各樣的生物,都有不同的目的,卻能夠和平共處,共存共榮。

這一型人,他們天生的感官敏銳,

覺得人際之間,就如同大自然一樣,應該和諧共處,

不應該彼此爭吵,或是試圖消滅對方。

 

相較於「心型人」是因為擔心對方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或情緒,所以才不願意爭吵。

說實在話,腹型人根本不太在乎別人的情緒反應,

而他們自己也幾乎不太容易受到情緒所左右。

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

破壞和諧是一件不自然的事情,而口舌之爭,對於結果幾乎不會有所改變,

所以,有時候面對張牙舞爪的傢伙,

他們就是默默的置之不理,不願意做出回應。

 

他們非常喜歡像是「共識」這樣的字眼

(也難怪台灣企業流行過好一陣子的共識營),

但對其他類型的人來說,天底下根本沒有兩個人會有同樣的想法,怎麼可能會有所謂的「共識」?

頂多就是同意對方的觀點,或是分享彼此的價值觀而已。

 

但這一型人非常的喜歡服從「整體」、「團隊」的意志。

如果是一個家庭,那麼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應該有共同的想法,

如果有人想法不同,某種程度就是「不是和自己一國的」。

他們同時也非常尊重「階級」制度,

他們認為年輕的服從年長的,資淺的服從資深的,位低的服從位高的,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

 

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首先,他們可能很有執行力,

但絕對不是判斷是非對錯的專家,

尤其當你是他們的主管時,他們通常更不願意跟你起衝突,

如果擔任幕僚,最好當做提供「資訊」和判斷「可行性」的對象就好,絕對不是好的「反對者」。

 

他們也不適合參與談判或解決衝突的工作,

如果他參與的話,多半是採用息事寧人,或是犧牲利益的作法,來換取和平的結果,

而不是遵守底線和原則。

 

另外,與他們的溝通不應聚焦在對錯和價值觀上

(因為就算嘴巴上辯論贏了,心裡可不見得服氣)。

不如把時間專注在「選擇」要採取哪些具體可行的方案,

例如方案A要怎麼做,方案B要怎麼做,請他構想比較一下,自然知道優劣性在哪裡。